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墨江 >> 正文



【沃野田畴绘“丰”景】墨江县通关镇:1280亩旱地“稻”出希望


来源:《普洱日报》 臧灵 时间:2025/11/06/ 10:34 点击: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普洱市始终将保障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核心抓手,向科技要产能、向绿色要效益,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深度融合,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

普洱日报讯(记者  臧灵  通讯员  李晓花)目前,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通关镇1280亩旱地优质稻已基本完成收割。经测产,核心区最高亩产达651公斤,平均亩产480公斤,全镇总产量474吨、总产值189.6万元。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得益于通关镇近年来积极探索并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三新”发展模式。主推的“旱优73”“滇禾优918”等高产、优质、抗旱、耐瘠品种,依靠自然降雨即可满足生长需求,无需额外灌溉,为缺水山地种粮提供了可行路径。同时,推行“三干播种”“机械播种”等栽培技术,降低了劳动强度与生产成本,并创新采用“科技人员+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大寨村经济联合社统一提供种植端全链条服务。

“从拌种、播种到病虫草害防控,再到收割测产,农技人员全程跟踪服务,确保农户顺利把粮食收回家。”通关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杨永介绍。

2024年,通关镇率先实施193亩省级旱地优质稻示范项目,通过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示范项目成效明显。2025年,通关镇党委政府把旱地优质稻推广列为“三农”工作的重点,种植面积扩大到1280亩。其中,在丙蚌村打造了260亩省级核心示范区,成为展示“三新”成果、引领全镇发展的“活教材”。

“刚开始担心旱种旱管没有收成,没想到长得这么好。过去种粮不够吃,得去市场买米。现在不但够吃,还能卖个好价钱。”丙蚌村村民白云平笑呵呵地说。

从“望天收”到“丰产田”,从单一口粮到多元经济支柱,通关镇实现了跨越。下一步,通关镇将乘势而上,持续深化“三新”模式,让“丰收版图”越来越大,让“丰收喜悦”走进千家万户。






上一篇: 下一篇:【科技赋能 助农兴农】墨江县:玉米丰收“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