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普洱市始终将保障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核心抓手,向科技要产能、向绿色要效益,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深度融合,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

普洱网讯(通讯员 叶兆玲 周延 李江 刘犇 文/图)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金秋时节的景东彝族自治县,处处涌动着丰收的热潮。从无量山麓到川河两岸,农户们穿梭在田地间,劳作声与欢笑声交织,绘就一幅丰收画卷。
在景东县文井镇大营村,村民们正抓紧晴好天气抢收玉米。“今年的玉米长势好,我种植了12亩,每亩产量在600公斤左右。”村民王成银麻利地掰着玉米,虽然额间汗珠滑落,却难掩丰收的喜悦。
这样的丰收场景,在景东县各乡(镇)随处可见。为保障粮食稳产增收,景东县不仅为农户免费发放优质稻种、玉米种,还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等,目前,已累计举办培训117场次。同时,投入资金升级改造农田水利设施,新修复灌溉渠道10.2公里,确保1万余亩农田“旱能灌、涝能排”。
农业机械化更让丰收跑出“加速度”。2025年,景东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4.49万千瓦,比上一年增加1.8万千瓦,并成功创建了200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辐射带动周边村民种植1500亩水稻。机械化作业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人力成本,使农业生产更加精准高效。
据统计,今年,景东县粮食播种面积达70.15万亩,预计总产量突破20.0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