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健康普洱建设提质增效
“十四五”期间,普洱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五年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群众就医更公平可及;健康普洱建设扎实推进,重大疾病防控与疾控能力实现突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服务质效提升;通过不断夯实项目基础、强化作风建设,有效破解民生难题,为各族人民营造了良好健康环境,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健康答卷。
普洱网讯(普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四五”期间,普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现从被动处置疫情向主动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战略转型,在监测预警、实验室检测、慢病防控、应急处置及监督执法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持续改善,群众健康获得感显著提升。
监测预警实现“智慧升级”。投入中央转移支付资金191.23万元,完成省统筹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升级远程融合会商系统、强化网络安全能力,36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监测系统正式运行。基层传染病报告从人工填报耗时超24小时转为高效智能预警,各级疾控机构接到预警信息后快速处置,为疫情防控争取宝贵时间,预警时效性大幅提升。
实验室检测构建“全域网络”。投入3000余万元新建3656平方米实验室,配备超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仪等高精尖设备688台,可开展传染病病原检测、食品饮用水检验等423个项目,检测能力达A类标准98.34%。10县(区)平均检测能力提升至73项,食品安全事件样本检测、传染病疑似病例确诊时间大幅压缩,基因测序技术在疫情处置中快速锁定传染源,实现“更快、更准、影响更小”的防控效果。
慢病防控转向“主动防病”。思茅区、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成功创建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儿童口腔防治、癌症早诊早治等项目,推行“医防融合”慢病管理模式,将高血压、糖尿病管理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多媒体健康科普行动,获国家级表彰8项、省级表彰15项,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广泛普及。
应急处置建立“标准流程”。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案,实行传染病“日监测、周分析、月评估”机制,组建市级70人、县级30人的卫生应急先遣队,健全跨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应急队伍在处置输入性疫情、食物中毒等事件时,2小时内即可集结出发,现场处置规范高效,有效降低社会面影响。
监督执法实现“融合增效”。2023年12月,完成疾控与监督机构改革,重组新疾控中心加挂卫生监督所牌子,实现“监督+疾控”一体化闭环管理。推动执法与监测数据互通共享,通过培训提升执法人员流调能力,破解“执法不懂专业、专业缺乏执法权”困境。2025年,卫生行政处罚案件质量、罚没数额均同比增长,实现“1+1>2”的融合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