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各地立足自身实际,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劳务经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多方面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这些实践绘就了一幅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普洱日报讯(记者 刘绍容 文/图)近日,记者在思茅区南屏镇整碗村蔬菜基地看到,青豆角、大葱、西红柿、白菜、青菜等冬早蔬菜长势喜人,种植户们正忙着采收。
“冬早蔬菜具有周期短、病虫害少、价格稳定、见效快等特点,是村民增收的一条好途径。”正在采收小葱的村民鲁明燕向记者介绍,她家种植了3亩小葱,按照当前批发价每公斤8元计算,亩产值将突破6000元。记者走访发现,在整碗村和鲁明燕一样的蔬菜种植户还有很多,一些种植大户的冬早蔬菜种植面积达30多亩。
据介绍,近年来,整碗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全村冬早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700亩以上,主要包括露天蔬菜和大棚蔬菜两种,冬早蔬菜种植成为了村民增收的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