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习近平经济思想

▱张培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大势,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重要原创性贡献,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

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经济总量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120万亿元大关,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34.9万亿元,增长速度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普洱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366.8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1188.9亿元,十二年里连续迈上八个百亿元台阶,是新中国成立后普洱完成经济恢复的1952年1.04亿元(当年价)的1143倍,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十五五”时期,我们要深刻把握和用好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普洱发展的实际问题,坚定地走好改革路、打好开放牌、吃好创新饭、建好项目库、抓好产业链、下好招商棋、推好数字化、念好科技经,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普洱发展新局面。

一、要走好改革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我们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改革精神推进“三大经济”发展,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深化国资国企和财税金融改革,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机制,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谱写普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

二、要打好开放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我们要用好中老铁路开通运营的重大历史机遇,把开放的眼光投向全国、投向周边、投向世界,打造普洱“北联昆玉通全国、南下版纳入东盟”,面向老挝和越南、面向缅甸的“一体两翼”开放格局。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三、要吃好创新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掌握创新方法、健全创新体系,让创新成为普洱发展的永恒主题,使创新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导力量,以更大的勇气创新推进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发展和旅游城市建设,努力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创新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四、要建好项目库。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把谋划项目作为破解发展的重要抓手,立足普洱资源和区位优势,对标国家和云南省政策措施,注重从对接产业转移、延伸产业链中生成项目,从发挥比较优势、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绿色经济中生成项目,从推进企业升级改造、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生成项目,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中生成项目,从调查研究、决策咨询、科研成果转化中生成项目。精心做好前期工作,努力形成建设项目论证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的生动局面。

五、要抓好产业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我们要把普洱各类产业放在国内外区域分工和产业链合作的大坐标中来考量,做好延链、强链、补链工作。健全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土地、劳动、资金、信息、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产业要素资源高效配置。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创新产业投融资体制机制,把产业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发展完善规范的人才市场,不断满足高起点、大规模、深层次的产业开发人才需求。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培育和建设基础雄厚、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做优产业链。探索建立产业链监测评估机制,推动普洱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六、要下好招商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我们要强化政府在规划指导引导、构筑市场软硬环境载体、培育市场主体、创新行政服务方式等方面的作用,探索建立市场化招商机制,强化经营主体招商和社会招商。积极采取多元化和多样化招商方式,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500强、中国民营经济500强企业以及行业领军企业,主攻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区、雄安新区以及东盟、日韩、欧美等产业、资金、技术、人才、信息溢出地,开展精准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全面营造尊商、亲商、重商、扶商、安商浓厚氛围。

七、要推好数字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我们要加强党对数字化工作的领导,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深度融合,提升跨层级、地域、系统、部门、业务的数字化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广泛运用于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产业链各个环节。强化经济运行数字化监测分析,提升经济管理能力水平。积极建设文化大数据体系和智能化管理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推进数字化治理模式创新,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强化动态感知和立体防控,提升生态环境数字化保护能力和水平。构建数据采集、标注、存储、传输、管理、应用、安全等全生命周期的价值管理体系,推动数据价值朝着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方向发展,促进大数据向加工制造、物流、服务、研发、供应链等生产核心环节延伸。建立健全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撑服务体系,驱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八、要念好科技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经济一靠政策、二靠科技。我们要为科技工作深度融入一二三产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和有力保障。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高度重视科技“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更关注科技“从1到无穷”的成果转化运用,推动科研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科技创新催生新模式、新动能,积极推动产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战略,分区域、分行业、分阶段、分重点推进科技产业化工程项目,提高产业发展和产业全链条的科技含量。

(作者单位:普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