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城市反哺农村的新兴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不少长期生活在“快节奏”里的人们渴望亲近田园,回归乡村,享受“慢生活”。无论是果实采摘、池塘垂钓,还是在特色民宿、农家院落里共享亲子时光,以体验、互动为主的乡村旅游受到了城市游客的欢迎。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从农业层面来看,乡村旅游是一种与环境保护冲突最小的“农业产业”,可以算作是“生态产业”,不仅能带动第三产业,还能促进第一产业;从农村层面来看,乡村旅游提倡合理利用当地特色旅游资源,注重打造优美景致,有利于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从农民层面来看,乡村旅游进一步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营造了和谐富裕新家园。
发展乡村旅游,其时已到,但“做好”乡村旅游,却仍然“路漫漫”。确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秉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其次要合理规划利用资源,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规划,避免后期造成冲突与矛盾,杜绝模仿开发、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等不良现象,充分认识到部分不可再生资源的宝贵性。最后要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围绕乡村亮点,彰显乡村底蕴,让游客领略到本土风俗与文化,在独特的体验中感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乡愁”。 (马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