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历史钩沉
  
本版新闻列表
 
    普洱新闻网 | 普洱日报数字报
报纸网站
 
2022年1月14日 星期

平息反革命叛乱


(上接2021年12月6日3版)

《中国共产党普洱历史简明读本》第七章

一、反革命叛乱的发生和地委的平叛决策

1949年秋,人民解放军大举向西北、西南、华南进军,云南全境解放指日可待,不甘心失败的蒋介石反动集团则竭力拼凑西南防线做垂死挣扎。国民党云南省政府在国统区大肆抓捕共产党,镇压革命群众运动,同时对滇桂黔边区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在思普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反动派以封官许愿作诱饵,唆使一些地主恶霸、反动官僚、土匪发动反革命叛乱,使革命根据地和新生的人民政权受到重大损失。

1949年8月,双江、缅宁反动地霸与耿马反动土司组织武装进攻沧源、双江、缅宁;9月中旬,镇沅匪首董承芳、杨继明杀害民工团团员,发动叛乱;9月下旬,景东大恶霸梁星楼围攻镇沅按板井盐矿;10月,思普中心区几个反动地霸和惯匪发动思六叛乱;11月,景谷大恶霸李希哲在景谷发动全面叛乱;在车佛南盘踞的国民党九十三师军人攻占南峤县城;大恶霸、两面派张孟希四方联络,蠢蠢欲动;与思普区邻近的大恶霸李润之在新平发动叛乱,并进犯墨江白莲区;已被澜宁源联军击败逃出国外的澜沧恶霸石炳麟与美国传教士永文生勾结,回窜澜沧发动叛乱。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国民党反动官僚、恶霸地主、惯匪组成的叛匪遍及思普各县,每股叛匪少则几十人,多则成百上千人。叛匪们叫嚣着推翻共产党的口号,袭击刚建立起来的县、区、乡人民政权机关,杀害共产党员和人民政权工作人员,思普区7个县城一度沦入敌手。

思普革命根据地发生大规模反革命叛乱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当局的负隅顽抗和策动安排。国民党云南省政府派人到景东召开“戡乱会议”鼓动叛乱,制订了由李希哲夺取景谷,控制益香、香盐、凤岗3个盐井;梁星楼从景东南下攻占镇沅县城,控制按板井盐矿,截断思普革命根据地和边纵九支队的重要经济来源,再与磨黑张孟希、新平李润之、双缅彭季谦、澜沧石炳麟等配合,夺取澜沧、宁江、沧源和车里、佛海、南峤,最后夺取思普革命根据地中心宁洱,控制整个思普区,和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进行对抗,配合蒋介石反动集团建立大西南反共基地的叛乱计划。根据地开展的清算斗争直接触动当地反动地霸利益及工作中的一些失误被敌人所利用,也是导致敌人兴风作浪的原因之一。

思普革命根据地反革命叛乱发生时间集中,覆盖面广,来势汹汹。由于当时根据地交通闭塞且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情报网和邮电通信机构,未能及时掌握敌人组织大规模叛乱的计划和行动时间,致使根据地党委、政府和九支队司令部在叛乱发生时处于被动境地。

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共思普地委、思普人民行政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九支队司令部团结一致,积极应对,确定了依靠群众,政治瓦解与军事进剿相结合,坚决平息叛乱,严惩首恶分子的方针。政治上广泛宣传“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的剿匪政策,广泛开展群众工作,解除群众顾虑,支持剿匪;军事上集中力量,分进合击,组织以贫雇农为主的民兵自卫队和基干大队,配合主力剿匪。

在军事进剿平定叛乱中,由于奉命开往滇中的九支队主力四十一团平叛兵力不足,地委和九支队迅速从整训大队和有关部门调集人员组成四十三团,并将警卫连扩建为机动营,与四十二团一道作为主要平叛力量,并在几个县交界地带成立五个民兵联防指挥部,开展防御和进剿。平叛采取根据兵力部署情况各个击破的办法。先后发生的叛乱,出现一个消灭一个;同时发生的叛乱权衡轻重缓急,先打影响大或易于消灭的,再逐个进剿消灭;主力部队集中力量打击并消灭腹心地带影响较大的梁星楼与李希哲两起叛乱。

在思普地委统一领导下,思普革命根据地先后平息了梁星楼叛乱,解放了景东县城;平息了李希哲叛乱,收复了景谷县城;平定了思六叛乱,收复了六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官房;粉碎了张孟希的未遂叛乱,根除了后患;缅宁、沧源、澜沧、宁江和车佛南等地发生的叛乱,也在澜沧等当地党组织和澜宁源整训总队、车佛南整训总队近半年的政治瓦解和军事打击下,基本得到平息。九支队还奉命派主力部队到新平支援滇中独立团,围攻李润之叛匪。

二、平息梁星楼和李希哲叛乱

1949年年初,国民党景东县县长梁星楼组织一支号称几千人的地霸武装,横行于景东、蒙化(今大理州巍山县)一带。梁星楼十分垂涎镇沅县按板盐井的盐业收入,提出驻镇沅的九支队四十一团三营退出按板井、将盐厂管理权交给他的要求。其无理要求遭到三营拒绝后,梁星楼撕下“革命”伪装,调集所属武装上千人发动武装叛乱,向镇沅按板井进犯,企图抢占按板盐井,切断盐井向九支队的经济供给,并向思普革命根据地中心区推进,实现其反革命目的。

面对梁星楼的猖狂进犯,九支队四十一团三营及景镇整训总队在武工队和按板民众配合支援下顽强地坚守住按板井外围。9月,思普地委派九支队四十二团前往支援进剿叛匪。10月,平叛队伍全线出动,逐个夺取了按板外围敌占据点,解除了按板之围,并迅速向北推进,乘胜追剿梁星楼。经中窝铺、大海塘等多次战斗,梁星楼兵败逃往蒙化,11月23日景东宣告解放。

1949年3月,国民党景谷县县长,集景谷县党、政、军、帮会权力于一身的李希哲,眼见在景谷继续维持其反动统治已不可能,便自行宣布“归政于民”“自动解放景谷县”,带着家眷及私人武装回老巢凤岗井,暗地里却把县政府的全部武器弹药和公款转移,将大量财产私藏。

李希哲表面上装作自动“下野”,不过问政治,暗中则紧锣密鼓地进行反革命武装叛乱的准备。密谋先在景谷发起叛乱,全面占领景谷,然后与缅宁彭季谦等叛匪会合,进攻宁洱,夺取思普革命中心根据地,进而统治云南南方边区。中共景谷县工委发现李希哲密谋发动叛乱的迹象后,在及时向地委报告的同时,抓紧着手准备召开工委扩大会议分析研究对策,并准备将县人民政府迁往碧安区以防不测。由于这一消息被县政府内奸事先泄露给了李希哲,李希哲即于1949年11月13日纠集2 000余人发动了大规模的反革命武装暴乱。

此前,香(盐)、益(香)、凤(岗)盐管会主任刘昆府对李希哲组织叛乱的阴谋已有所警觉,他组织盐矿警卫队加固防守,准备应对突发事件。鉴于刘昆府威信较高,军事指挥能力较强,又掌握着盐矿警卫队武装,是最难对付的一支力量。李希哲首先把罪恶的枪口对准了刘昆府和盐矿警卫队。11月13日晚,李希哲以商量盐务为借口,将刘昆府诱骗到香盐井家中,软硬兼施胁迫刘昆府参加叛乱。刘昆府痛斥李希哲自取灭亡卑劣无耻的叛变行为。李希哲见拉拢无效,即采取极端残忍的手段将刘昆府杀害。

杀害刘昆府后,李希哲立即进攻香益凤盐管会和香盐镇人民政府,围攻抓捕从县城前往碧安建政、住宿在香盐镇的30多名民工团团员。除个别突围外,28名被俘民工团团员面对敌人血腥的枪口,肩并肩,手挽手,高唱《团结就是力量》,英勇就义于香盐冬谷田。

李希哲将占领后的香盐井作为指挥部指挥全县武装叛乱。13日深夜,500多人的叛匪围攻县人民政府,县基干大队大队长郭绍武、民工团团长杨慧指挥基干大队队员、民工团团员和县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用机枪封死县政府各个门口,利用围墙做屏障,对叛匪进行坚决抵抗和反击。由于县长王耕听信了内奸“交枪谈判”的谎言,叛匪于14日下午攻占了县人民政府,并在大寨村坡脚小河边将王耕、郭绍武、杨慧等十几个人用刺刀杀害。紧接着,叛匪又先后攻占了除碧安区外景谷县的6区2镇和绝大多数村人民政府,攻占了正在生产的香盐、益香、凤岗、抱母盐井。叛匪对党和政府工作人员、人民群众进行报复性大屠杀,到处捕杀民工团团员、基干队队员、模范队队员、政府工作人员、区村干部、积极分子,全县共被叛匪杀害100多人。

地委、行委会和九支队得知李希哲叛乱的消息后,立即研究制定了平叛方案和措施。一方面出示布告,表明平叛的决心、方针和政策,同时令李希哲放下武器,停止杀人,缴械投降;另一方面在勐主成立景景镇双缅联防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平叛。令正在解放景东的四十二团南下,向景谷县的西、北两面进击;令正在景东西北部活动的敌后游击团沿澜沧江南下,防止敌人潜逃及增援;通知双缅武工队随同四十二团在景谷县北部阻击叛匪;令在六顺平叛的四十三团随勐主指挥部向南面益香井进攻;派平息思六叛乱的四十三团八营和司令部警卫连向景谷县东面的正兴推进,阻击叛匪向宁洱进犯;在碧安、正兴、凤山区发动各族民兵配合,站岗放哨,防守江河渡口。形成各进剿部队从四面八方向叛匪包抄,最后集中于县城围歼李希哲匪部的态势。

通过勐乃、凤山、民乐、芒冷大桥、益香等战斗,李希哲叛匪的据点逐个拔除,许多被欺骗裹胁参加的人员纷纷自首,被包围在景谷县城的李希哲孤军无援,即将全面覆灭。阴险狡猾的李希哲施展缓兵之计,借谈判之机毁灭罪证和全部档案资料,并于15日深夜带着家眷心腹及部属仓皇出逃,妄图从澜沧江那招渡逃往缅宁。当第一支剿匪部队赶到那招渡口时,李希哲及数十名眷属、亲信、骨干已乘竹筏过了江。先头剿匪部队将正在渡江的两筏逃敌击沉于江心,其他几支剿匪队伍也陆续赶到投入战斗,叛匪全线崩溃,缴械投降。除随李希哲过江的叛匪外,剿匪部队在江边俘虏叛匪700余人,缴获17挺机枪和500多支长短枪。

三、平定思六叛乱和粉碎张孟希叛乱阴谋

思茅、六顺县城解放后,1949年7月下旬,思普地委派民工团到思茅、六顺两个县成立了临时人民政府,并着手分批建立区、乡政权。正当人民群众清算斗争恶霸地主、庆祝翻身解放的时候,不甘心失败的六顺县小芦山恶霸、国民党乡长杨元芳联络反动地霸、土匪杨明浩、郑建章等武装发动叛乱,于1949年10 月10日攻占了六顺县政府驻地官房,并疯狂叫嚣要攻下思茅城和德化区,夹击宁洱县。半个月内,叛匪纠集了2 000多人,在思茅、六顺、宁洱的11个区、乡发动叛乱,进攻县、区、乡政府15次,抓捕民工团团员33人,杀害14人。

九支队调集队伍从宁洱分两路出击。一路由九支队代理司令员方仲伯率部与罗正明的部队和民工团汇合,打退盘踞在思茅城郊的匪徒,进攻大小芦山,收复六顺县城官房。另一路由九支队参谋长彭光率部与方仲伯带领的进剿部队在震东骂木汇合,聚歼叛匪。在剿匪部队的包围之下,不甘心灭亡的叛匪被迫释放被俘的民工团团员后,将匪众大部化整为零,分散隐蔽于小芦山各个村寨。小股叛匪骨干则携带武器向澜沧方向逃窜,企图与澜沧叛匪配合东山再起。

1949年11月中旬,已编入四十三团八营的整训三大队奉命随四十三团前往景谷平叛。主力撤出不久,12月8日,叛匪杨元芳、杨明浩趁六顺县城空虚,率匪众400多人第二次发起叛乱攻陷官房并兵分两路到思茅整碗汇合,准备进攻思茅县城。12月下旬,叛匪攻打云仙黄竹林遭到民工团、基干队、游击队和民兵两路夹击后溃逃。12月27日,四十三团八营平息李希哲叛乱后进驻云仙黄竹林,奉命平息第二次思六叛乱。四十三团和基干队、游击队密切配合,连续攻下六顺县几个叛匪据点。思六党总支、人民政府和民工团发动群众,组织民兵配合基干队搜山清剿叛匪首领,击毙逃匿匪首杨元芳、自光甲等5人,抓捕2人。至1950年5月,除匪首郑建章逃出六顺外,思茅和六顺的叛匪全部肃清。

思六叛乱中,思茅民工团副区队长许志、六顺民工团区队长黎平壮烈牺牲。

1949年10月28日,德化区地霸高有文、惯匪高有忠等在德化干田村发动叛乱。九支队司令部抽调人员连夜赶往干田清剿。叛匪在强大的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下纷纷缴械投降,匪首率残部向六顺方向逃跑。进剿部队救出被叛匪抓去的民工团团员后,与普义、猛先两区民兵一道乘胜挺进六顺县,配合四十三团清剿叛匪,平息了德化叛乱。

当思普地委和九支队四处分兵清剿景东、景谷、思六、双江、缅宁、澜沧、宁江叛匪及李润之叛匪之际,反革命两面派张孟希处心积虑,进行了一系列阴谋活动。他派亲信到昆明请求卢汉支持思普各地叛乱,给在石屏、开远的国民党第二十六军和第八军提供情报,请求派兵到思普围剿二纵队;联络车佛南国民党九十三师军人发动叛乱;派亲信到镇沅唆使叛匪杀害武工队干部;与李希哲等叛匪密谋策划更大规模的叛乱;送给杨明浩30支步枪,策划指挥并写信明示他伺机发动叛乱。

对张孟希的反革命两面派手法和暗地里的各种阴谋活动,思普地委早有警惕。根据掌握的大量情况,思普地委、行委会和九支队司令部做出立即逮捕张孟希及其党羽的决定,并于1950年1月9日诱捕了张孟希、张达希等匪首,在张孟希家中搜出了发报机和机关枪等武器弹药及张孟希与景谷叛匪李希哲、思六叛匪杨明浩等秘密联络的信件,掌握了张孟希组织反革命叛乱的罪证。1950年10月18日,宁洱地委在宁洱县城红场召开由宁洱专区各县代表、各族各界群众8 000多人参加的公审大会,宁洱专区人民法院判处张孟希、张达希死刑。

四 、平息澜宁源双缅叛乱

1949年6月至11月,缅宁、沧源、澜沧、宁江也先后发生多起叛乱。

1949年6月至9月,耿马土司罕裕卿组织反动武装先后进攻缅宁和沧源,国民党滇西保安司令余建勋纠集反动武装企图占领缅宁城。二纵队第十一支队和澜宁源整训总队在当地民兵的配合下,多次击溃叛匪,取得了缅宁保卫战和沧源保卫战的胜利。

10月,逃出国外的反动地霸石炳麟与美国传教士永文生串通一气,与境内反动势力勾结,欺骗胁迫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和基督教教徒,在东岗、田坝、募乃、糯福等地发动反革命武装叛乱;双江、缅宁反动势力彭季谦等与澜沧叛匪石炳忠勾结进犯澜沧;11月,石炳麟的爪牙艾有信等煽动个别佤族和拉祜族头人叛乱;宁江县反动地霸分子周尚达等受南峤“车佛南剿共副指挥”黄国珍指使发动叛乱。

1949年10月4日,澜沧党政军领导机关发布《紧急动员令》,立即采取军事行动清除区内匪患,动员各族人民行动起来,坚决与叛匪作斗争。

1949年11月上旬,双江、缅宁叛匪先头部队与澜沧叛匪石炳忠等勾结,渡过小黑江,占领澜沧文东区小坝子。澜宁源整训总队在澜沧县基干队和民兵配合下先后夺回澜沧大山区油榨房、文东区小坝子和邦崴,消灭了大部分叛匪。

1949年11月3日,澜沧募乃石炳麟手下艾有信等煽动中课和竹塘个别佤族和拉祜族头人裹胁群众发动叛乱。澜沧党政军领导坚持“剿灭主犯、胁从不办”的方针,发动民兵700人配合澜宁源整训总队主力进行了四个阶段历时两个月左右的平叛斗争,终于将叛匪击溃,取得了募乃平叛的胜利。

募乃平叛还未结束,宁江反动地霸周尚达部与黑山叛匪进攻澜沧雅口。澜宁源整训总队又派出600余人的武装力量,与雅口基干队和民兵一道击败叛匪,攻克叛匪老巢,阻断思茅、六顺叛匪向西北逃往澜沧的道路。

1949年11月,石炳麟带领一批武装匪徒窜回澜沧,煽动驻防糯福附近及东岗的民族中队中队长叛变,杀害副中队长等5人,裹胁当地拉祜族、佤族群众数千人参与叛乱。叛匪占据东岗后,包围了孟连县临时人民政府,切断了孟连与澜沧的联系,反动气焰十分嚣张。澜宁源整训总队一大队在消灭募乃叛匪后,立即向孟连开进,迅速击溃并赶走了叛匪,收复了东岗和孟连。不久,逃出境外的石炳麟再次勾结国民党九十三师残部组织了300多人的叛匪偷袭糯福区政府,澜宁源整训总队一大队再次将其击溃并赶出境外。

石炳麟在境外休整一段时间后,在逃到南峤的国民党九十三师二七八团残部怂恿和支持下,组织了3个大队900多名匪徒,于1950年1月再度窜回国内,进犯澜沧酒房和募乃,并在募乃纠集人马,企图进攻附近的东主、田坝等地。到南峤阻击国民党军队残部的四十三团、卢汉起义部队原省政府保安九团和澜宁源整训总队分三路向募乃发起总攻,叛匪死伤累累,逃往西盟中课。平叛部队封锁各路口,向中课方向发起炮击,石炳麟带着少数亲信脱逃,400余名叛匪缴械投降。

澜宁源双缅平叛战斗,历时半年,经过数十次战斗,歼灭、重创、击溃了各股叛匪,击毙石炳忠、田子昌等大小匪首10余人,毙匪众数百人,缴获枪支武器220余件,争取和团结了被敌欺骗裹胁的各族头人、群众,有效保卫了思普革命中心根据地。

经过5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思普地委、行委会和九支队司令部带领根据地军民平息了发生在思普革命根据地的数十起大小反革命叛乱,共歼灭叛匪6 0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4 000余支。思普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革命武装力量更加壮大。思普区平叛斗争的胜利,为阻击国民党军残部逃窜边境清除了障碍,为配合解放军野战部队消灭国民党中央军在大陆的最后几支军队、彻底解放云南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