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臧灵
“在普洱工作和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干净整洁的环境、善良热情的市民、多彩的民族文化如同陈韵悠长的普洱茶一般,深深打动了我,让我觉得来普洱支教是一种幸福。”说此话的是中央民族大学支教老师张雨霏。
作为中央民族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2023年7月,张雨霏被分配到思茅区第四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从事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张雨霏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应用统计学专业,从大都市北京来到边疆普洱支教,对于她的老师和同学来说一点儿都不惊讶,因为在校期间她就曾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伟大征程》文艺汇演、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等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549.5小时,曾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中央民族大学冬奥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张雨霏坚持用奋斗点亮青春,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绽放光彩。“在普洱支教期间,如何将所学运用到教学中?”记者问。“我深知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我始终把教育教学工作放在首位,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性格及家庭情况,注意观察他们的日常表现,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张雨霏说,她坚持每节课提前进入班级,充分利用课前时间了解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情况。工作中,她珍惜每一次集体培训和教研机会,用心揣摩、研读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课堂上,她创新教学方式,创设贴近生活的数学情景,让学生将所学与应用结合起来。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张雨霏主动与学生和家长交流,分享学习经验,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阶段目标和长远规划。支教期间,她还有针对性地收集、分析了普洱教育的相关数据和资料,结合在普洱的见闻和感受,与学校领导和老师进行交流。
因为工作勤奋、成绩突出,张雨霏赢得了支教学校领导、同事及家长的称赞。“张雨霏老师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对专业,主动精进,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并进班听课;对学生,热情耐心,能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其学习兴趣;对家长,谦和有礼,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她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新大门。”思茅区第四小学党委副书记林粤云如是说。家长对张雨霏也赞不绝口。“面对不同的教材,张老师主动思变、用心探索,为学生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教学方式,逐步缓解学生对数学科目的畏难情绪,帮助班里的每一名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家长曾佳钰说。
除了支教主责之外,张雨霏还把在北京2022冬奥会志愿服务中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志愿服务精神传授、分享给普洱志愿者,并与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思茅区分团的成员们一起参加了普洱茶马古道旅游景区的暑期文化和旅游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普洱市2023年“12·13”国家公祭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支教过程中,无论是项目办还是所在学校的领导、老师,都给了我充足的关心与照顾,及时帮助我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让我在支教岗位上有收获、有进步。”张雨霏说,支教结束后,将继续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业,以后找机会在普洱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大力宣传普洱当地特色文化,让更多人认识普洱、来到普洱、爱上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