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洱市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顺利通过省级初步验收,为当地生态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筑牢坚实基础。此次普查成果,将为普洱市后续的生态决策提供关键数据依据。 2024年,自然资源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决定开展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旨在构建“10年一次普查、年度动态监测”的综合调查监测体系,全面掌握我国生态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 自全省普查工作启动后,普洱市迅速响应。去年7月初,普洱市便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市级工作专班,组建普查队伍,对国家下发的729075个母图斑、803501个分子图斑,总计8244726亩的区域进行逐一调查核实。面对任务重、难度大等诸多困难,普洱市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开展多轮业务培训提升人员专业水平,协调各方人员提供支援,制定详细工作流程确保有序推进,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建立进度汇报与质量控制体系,全方位保障普查任务顺利完成。 至今年3月下旬,普洱市顺利完成图斑区划调查数据库建设,并对成果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与优化。4月7日,完成县级成果第三轮核查,并向省级专班提交修改完善后的数据。目前,10县(区)普查数据已全部顺利通过省级初步验收。 据了解,本次普查工作严格遵循统一底图、标准及时点的要求,采用图斑与样地调查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依照“样地调查—地类对接—图斑区划—外业调查—成果验收—数据建库—成果汇总”的规范流程稳步推进。(记者 范星)
本文来源:普洱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