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聚焦咖啡种植、生产、销售3个端口,持续发力,不断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种植端,在良种良法上下功夫,提高种植效益;生产端,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延伸产业链条;销售端,在市场拓展上下功夫,丰富消费业态,持续举办生豆大赛、咖啡采摘节等赛事活动,拓展普洱咖啡消费场景,全力打造“千年茶韵·一城咖香”城市名片。 凭借湿润季风气候、充沛的日照与肥沃的土壤,普洱这片广袤的热区,孕育出了风味独特的咖啡,书写了一段从无到有的咖啡传奇。 如今,普洱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咖啡主产区,然而,普洱咖啡产业也面临诸多挑战。尽管种植规模和产量可观,但仍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存在产业链短、品牌影响力有限等问题。为突破困境,普洱市落实省委、省政府“千亿云咖”部署,深入实施咖啡生豆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双提升三年行动,咖啡生豆质量和价格实现双提升、技术设备和环保达标实现双突破、精深加工和融合发展实现双推进,实现了生豆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的显著增长。同时,出台金融支持政策,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各环节发力,为咖啡产业振兴提供全方位保障。 普洱作为中国最早种植咖啡的地区,被誉为“阿拉比卡的天堂”。在这片被认证为“中国咖啡之都”的土地上,绿叶与金豆共舞的奇观正在上演:在云南爱伲农牧(集团)有限公司的咖啡种质保存繁育基地,1000平方米的大棚保存着各种咖啡种质资源,80亩繁育基地里孕育着各类咖啡良种;区块链溯源系统让每粒咖啡豆都带着数字身份证漂洋过海;昔日的茶马古道驿站,如今变身网红茶咖庄园,手冲咖啡的水流声与普洱茶汤的沸腾声协奏出三产融合的交响。随着全球市场对高品质咖啡需求的增加,普洱也在积极引导种植户增强精品咖啡意识,推进咖啡鲜果分级、分批采摘,不断提升当地咖啡豆的质量。 目前,普洱市有27万名咖农和咖啡从业者,人均收入相较3年前翻番。散落在山林的咖啡专业合作社如繁星点亮山乡,咖啡树真正长成了“致富树”,香醇可口的咖啡成了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的“金豆子”。 普洱市着力发挥咖啡产区优势,不断丰富新业态,释放咖啡产业新活力。“咖啡+旅游”“咖啡+民宿”“咖啡+文化”……在普洱,越来越多的咖啡玩法、喝法层出不穷。游客可以在思茅老街感受普洱府百年历史文化与时尚咖啡元素的生动结合;可以在咖啡主题街区和潮饮场馆感受松弛畅快的周末时光;还可以在咖啡主题邮局向远方的朋友寄出一张普洱咖啡明信片。咖啡庄园、咖啡主题街区、咖啡主题邮局、咖啡主题公园等咖啡消费体验新场景已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咖旅+”的多元业态带热了普洱旅游经济,据统计,2025年春节假期,普洱市共接待游客325.12万人次、同比增长13.71%,实现旅游花费34.37亿元、同比增长13.21%。 当下的普洱咖啡正向着精品化、产业化、国际化迈进,在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书写振兴发展的新篇章。(云南日报记者 胡梅君 沈浩)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