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李超)5月14日,云南思茅产业园区管委会与上海钠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钠离子电池产业项目”投资协议签约仪式在浙江绍兴举行。 普洱市委书记李庆元、浙江钠创董事长车海英出席并讲话;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公司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马紫峰,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绍武等出席。 浙江钠创新能源有限公司是我国钠离子电池技术创业先锋企业和新能源产业链链主企业,上海钠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是其全资子公司。在公司,李庆元一行参观了智能化生产线及电动摩托车电瓶充电交换站,详细了解企业在钠电产业前沿技术研发、场景应用示范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并与公司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马紫峰、董事长车海英深入座谈交流。 李庆元表示,钠离子电池产业项目是普洱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招,是普洱新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是普洱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件大事。普洱市将以云南思茅产业园宁洱片区为核心,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建立全链条、全要素、全流程、全周期管理服务机制,以最大的诚意、最实的举措、最优的服务,全力护航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投产,携手打造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的新典范,共同开拓南亚东南亚市场,抢占新能源产业发展制高点。 马紫峰、车海英对普洱的营商环境、区位潜力、产业规划和组织能力给予高度认可,表示企业将携手普洱,充分发挥技术研发与产业整合优势,加速推动钠离子电池项目在普洱落地,助力普洱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新能源产业枢纽,实现“技术——产业——市场”的协同发展,为普洱市发展绿色工业、做大绿色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注入强劲动力。
新闻链接 普洱自然资源富集,有钠盐储量33.73亿吨,有稀土氧化物矿储量13.4万吨,建成投产电站152座,装机规模达1040.23万千瓦,具备“绿电+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良好条件。近年来,普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一二三产”高水平融合发展,一体推进“三大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探索发展钠离子电池产业,成功引入深圳珈钠、北京海博思创、安徽赛拉弗、浙江昌意等一批优势企业和优质项目,初步贯通“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芯——储能PACK制造”链路,钠离子电池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2025年一季度,全市GDP同比增长6.5%,增速排名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2%;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0.1%,占全部投资的53.7%;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3.1%,占全部投资的40.1%。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