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元旦,云南普洱红土地见证了一个历史性时刻——云南宁洱地区的48位各族代表歃血盟誓,立下“一心一德,团结到底”的铮铮誓言,树起了“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开启了各民族团结奋进的新篇章。74年来,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在边疆民族地区生根发芽,在盟誓代表后人身上代代相传。202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勉励他们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如今,盟誓代表后代传承先辈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续写着团结与发展的故事。
近日,由云南省文联主办,云南省美协承办,普洱市委宣传部、普洱市文联、普洱市民宗委、普洱市美协协办的“美术里的新时代”——云南省美协文艺轻骑兵基层行走进普洱开展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故事写生创作志愿服务活动在云南普洱举办。活动邀请了殷会利、刘进安、曹宝泉、任惠中、常朝晖、张峻明、丁哲、李春华、戴杰、杨恩泉、满江红、李河良、张辉、黄庆明、祝红等专家、艺术家,以及昆明、曲靖、玉溪、文山、普洱的基层美术工作者李红兵、王洪云、缪远洋、石光波、赵正祥、彭光祥、何佳、马恩博、陈立、熊登奎等30余人,组成志愿服务团,深入思茅老街、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团结园、那柯里、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老达保村、景迈山等地采风写生。来自宁洱县、澜沧县的10余位基层美术工作者随队参加。
本次写生创作活动紧扣“强基”核心主旨,聚焦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生活故事开展采风写生。活动还聚焦美术人才培养,推动优质文化服务直达基层。
美术家们每到一处,都与当地群众深入交流,聆听普洱民族团结故事,感受山乡振兴新貌。在宁洱县民族团结园,美术家们以“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为灵感,用画笔定格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厚重感;在翁基古村落,美术家们将云雾缭绕的茶园风光、茶农采茶的忙碌身影融入画布;在老达保村,拉祜族村民的歌舞与传统民居成为鲜活的创作素材;在景迈山古茶林,千年茶树与布朗族、傣族同胞的劳作场景,被转化为一幅幅充满生命力的画作。活动期间,艺术家们与普洱市、县基层美术工作者共创作了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百余件。云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缪开和介绍,此次活动是云南文艺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是饱含家国情怀、彰显时代精神的创作行动。云南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主席罗江表示,此次采风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的契机,更是一次对民族团结精神的深度探寻与传承。
本次活动中,艺术家们毫无保留地分享构图技巧、色彩运用等创作经验,指导基层美术工作者如何捕捉生活细节、提炼艺术语言。云南省美协秘书长白杰云表示,此次“强基行动”通过“名家引领+基层实践+文化惠民”的模式,既发挥了全国知名美术家的示范带动作用,又激发了基层美术创作活力。
据介绍,此次活动成果后续将通过展览、出版画册等形式与公众见面,让更多人领略到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生活风采,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