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普洱市政协召开“推动全市林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议。会议指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着力构建普洱现代化林产业体系。要充分发挥普洱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树立工业化、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国际化理念,突出改革破题、链条延伸、创新驱动三大板块,全力推动全市林产业高质量发展。会上通报了全市林产业发展情况,市政协调研组通过人工智能AI通报前期调研情况,7名政协委员及企业负责人围绕会议主题作协商发言,为推动全市林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现对发言内容进行摘登,以飨读者。
●市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助理工程师 黄绍新
近年来,我市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推进林产业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森林资源不断被盘活,二是林业保护制度不断健全,三是林产价值实现路径不断拓宽。
虽然林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存在林产资源整合优化与绿色经济衔接不足、林业产业链打造与生态保护修复协同推进不足、林碳和生态产品绿色品牌价值挖掘不足等问题。
建议:一是提高林业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绿色转型发展。以云景林纸年产76万吨化学浆技改扩建为契机,有效结合国储林、原料林基地建设,协同推进绿化美化和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通过“分散化输入、整体化输出”,打造优质、连片的“资产包”。通过景迈山古茶林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总效应,以点带面扩大联农带农受惠范围,从“打碎卖天然原料”向“打捆卖绿色产品”转变。
二是持续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绿色普惠。系统性推进“两屏两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引导林下产品企业向园区聚集,做好天然林停伐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生态护林员补助,强化松毛虫、小蠹虫等地方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扩大宁洱“碳汇惠民”等试点覆盖农户范围,推动林业碳汇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实现从“守山护林”向“用山活林”的高质量转型。
三是创新延伸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内涵,打造生态品牌矩阵。拓宽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路径,扩大林业生态产品名录覆盖范围,明确可交易产品产权和界线,形成系统完整、权属清晰的林业生态产品目录清单。深化亚太森林组织等平台联谊联动和资源整合,发展“文旅+”森林康养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