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 正文



普义乡:以产业促融合 以团结促振兴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7/25/ 10:42 点击:




普洱网讯(通讯员 王志清 师萌)咖啡、坚果、香橼、晚熟芒果、甜龙竹等特色作物是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普义乡的产业代名词。“一山有四季,隔山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和把边江畔丰沛的水土资源交融共生,孕育出一方产业沃土。如今,普义乡以民族团结进步为魂,用多元产业之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挥写着鲜活篇章。

咖啡产业提质增效

咖啡是普义乡的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在夯实种植基础的同时,普义乡聚焦“从田间到车间”的产业链延伸,通过“品种迭代+规模扩张”、初加工升级与精深加工突破的链条延伸的“先手棋”,推动咖啡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紧扣“把边江咖啡谷”规划,普义乡推进咖啡品种升级改良,2025年咖啡鲜果产量达2.81万吨、产值突破1.6亿元。同时,依托产业优势成功申报2025年咖啡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为咖啡产业规模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目前,全乡有咖啡厂36个、绿色环保咖啡鲜果处理示范中心11个,年咖啡初加工能力达2.81万吨。此外,宁洱供电局定点帮扶捐赠30万元用于实施咖啡精加工项目,通过推进初加工集中化布局,全面推广绿色环保初加工技术,在保障咖啡品质的同时,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筑牢生态根基,也让产业链上的各族群众共享增值收益。

茶产业拓宽致富路

“全年茶叶产量达522吨、产值1300万元,曾经的‘老产业’正鼓起各族群众的‘钱袋子’。”普义乡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已完成有机茶园认证1000亩,“雾露山”和“五道门大山”两个本土茶叶品牌蓄势待发。

“端金村普洱茗上品茶叶有限公司就业帮扶车间和干塘村致富种植养殖就业帮扶车间,以‘车间+农户’模式,架起产业增值和群众增收的桥梁。”公司负责人说,普义乡依托生态有机茶园建设,将种植、加工、销售环节串联,不仅解决了村里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改善了茶园的基础设施,畅通茶农鲜叶收购渠道,让各族群众“就业顾家两不误”,在“共干一份活”中深化民族团结。

多元产业整合发展

普义乡“因地制宜+多元互补”的特色种植模式,让各族群众在田间地头协作耕耘,在“共富一片园”中结下深厚情谊。其中,坚果种植1.25万亩,年产500吨,产值405万元;芒果、香橼、佛手等水果种植面积达7200亩,总产量7300吨,成为群众“果盘子”里的增收密码;生姜、大球盖菇、西瓜等周期短、见效快的特色产业,以“小而精”的优势为农户拓宽增收渠道;230亩甜龙竹、160亩木姜子等特色作物,为产业版图再添新活力。

沿江的灵秀山色,为休闲垂钓、特色赶集等文旅业态厚植发展潜力。普义乡将绿水青山和民族风情转化为“金山银山”,在农文旅融合下,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更紧密、更频繁。依托雾露山常年云雾缭绕的生态优势和1300多亩市级“绿色食品牌”茶产业基地,企业盘活端金小学闲置资产,投入200余万元改造成民宿、茶室、餐厅,打造集“采茶体验+特色民宿”于一体的茶旅融合新场景,让各族群众在服务游客中展示民族文化、增加收入。

从咖啡的浓香到茶园的青翠,从果园的甜润到库区的鱼鲜。普义乡坚持“巩固传统产业强根基、培育特色产业拓增量”双轮驱动,以“产业兴”促“民族和”、以“民族和”助“产业旺”,通过传统产业焕新和特色产业扩容,用同心永结的炽热情怀浇灌出产业发展的繁荣图景,为各族群众铺就增收共富路,绘就更加绚丽的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上一篇:《民族团结誓词碑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 ... 下一篇:德安乡:党建引领 绘就民族团结进步振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