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办实事 解民忧 >> 正文



西盟县:解锁群众就业“幸福密码”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7/25/ 11:07 点击:




普洱网讯(通讯员  陈龙汝男)近年来,西盟佤族自治县通过“就近就业+创业带动+劳务品牌”的组合策略,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不仅找得到“饭碗”,还端得稳“饭碗”。

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我在县城的云景里酒店上班,既能照顾家里,又有稳定收入。”段佳丽一边和同事录入客人信息,一边笑着说起现在的生活。

3个月前,她从外地辞职回乡时还在犯愁:离家近的工作少,能挣钱的工作又顾不上家。没想到,通过西盟县零工市场推荐,她很快便找到了心仪的岗位。

这个让段佳丽称赞的零工市场,是西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24年搭起的“就业桥梁”。零工市场不同于传统招聘,而是更专注于“灵活就业、增收共富”,既帮个人找活,又帮企业寻人才。工作人员会在街道定期设置招工摊位,线下招聘会月月都有,再加上线上岗位实时更新,让待业群众的就业机会大大增加。

截至2025年6月,西盟县零工市场这座“桥梁”已对接了330家企业,提供3万多个岗位。更贴心的是,乡(镇)里的就业创业服务站、零工驿站也陆续建立起来,这些细化的就业措施,把就业网织得更密,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心愿。

劳务品牌“闯全国”

“刚到上海时,我们穿着民族服饰在欢乐谷跳佤族舞,游客围了一大圈。那一刻我就知道,我们的歌舞一定能走出去。”电话里,岩主笑着说。这个来自西盟县勐卡镇的佤族汉子,2009年怀着梦想独闯上海,从基础演员一步步做到演出管理岗。如今,他带着10名老乡扎根上海欢乐谷。

像岩主这样带着乡亲“舞向远方”的带头人还有不少。勐梭镇的岩罗也把舞台拓展到了广阔的天地——在深圳创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把900多位佤族老乡送到北京、上海的景区驻场演出,还带着佤族歌舞“跳”上了国际舞台。他们的故事,正是“西盟佤山歌舞者”劳务品牌从“本土表演”到“品牌输出”的鲜活注脚。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西盟县对劳务品牌的精心培育。

近年来,西盟县深挖民族文化资源,坚持培育赋能,多措并举推动“西盟佤山歌舞者”劳务品牌创新发展,走出了一条民族特色文化产业转移就业的致富道路,让一批创业青年吃上“技能饭”“品牌餐”。

西盟县每年定向培训2000余名从业者,“手把手”将佤族舞步、传统乐器这些“老手艺”,打磨成闯市场的“新技能”。同时,通过“政府搭台+经纪人对接”的模式,把演员们输送到省内外景区。如今,2000多名像岩主一样的青年在各地演出舞台发光发热。

西盟县的“就业路”越走越宽,背后是一套持续发力的“组合拳”:零工市场织密就业网,创业扶持让“带头人”带得动、走得远,劳务品牌则将民族特色转化为就业优势。这些探索既解决了当下的就业需求,更铺就了长远的增收路径。






上一篇:西盟县:“小牛皮”撬动“大市场” 下一篇:江城县:增设群众家门口“致富岗”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