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 正文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宁洱镇:以互嵌社区为笔 书写民族团结奋进篇章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9/12/ 10:33 点击:




作为民族团结誓词碑的诞生地,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民族团结带来的繁荣和发展,感受到了各族群众携手共进的强大力量。从文化浸润到技能赋能,从经济互助到服务联动,宁洱县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民生发展各个领域,绘就了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团结图景。

普洱网讯(通讯员 孙语璇 文/图)走进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镇西城社区民族团结示范小区,曾经分隔小区的围墙早已拆除。如今,绿意盎然的口袋公园、热闹的休闲广场给居民搭建了交流的空间,大人们在“同心亭”里聊家常,孩童们在公园里嬉笑追逐。

“我在这里住了四十多年,以前小区没有物业管理,车辆乱停乱放。小区改造后,变得干净整洁,居委会也协助我们制定了居民公约,邀请大家共同参与小区治理。”西城社区居民杨明亮说,如今看着邻里互帮互助,真切感受到小区成了温暖的“大家庭”。

通过创新“居民自治、多元共治、融合善治”模式,西城社区还建立了“社区网格服务中心—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五级联动机制,实现党建引领下的多方协同共治。

“我们不仅拆除了相邻小区之间的围墙,还同步规划建设了便民设施‘小舞台’‘同心亭’等活动场所,打造出一条各族居民增进感情的纽带,获得居民们的一致好评。”西城社区党委书记马应思介绍,为打破物理隔阂,改造过程中,按照“拆墙整合、管理整合、改造整合”原则,社区党员带头收集民意、参与施工,将居民“需求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

陈平是西城社区网格员,多年的基层工作让她对“治理机制”有了更深的体会。“五级联动机制建立后,居民有问题直接找网格长、楼栋长,解决问题的效率提高了。”陈平说,网格化治理也让志愿服务像“毛细血管”般延伸至群众身边。如今,宁洱镇通过志愿服务点开展爱心理发、暖心义诊等活动,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宁洱镇锚定民族地区发展目标,统筹资金精准发力,一批民生、文旅、文化项目落地生根。2024年,投入资金150万元,完成民安村1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投资3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完成民主村第二批民族村寨旅游提升项目;投资15万元,实施化良村哈尼族民间刺绣技艺保护传承文化项目,交出了一份民族团结进步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的优异答卷。

此外,宁洱镇还依托普洱民族团结园和互嵌共荣示范小区,搭建起“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平台。在这里,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方财兵以义务讲解员的身份,将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从专题宣讲到多媒体展播,一场场精彩的活动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心田,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扎根群众心底。

从文化浸润到技能赋能,从经济互助到服务联动,宁洱镇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民生发展领域。2025年,聚焦居民多元需求,精准开展了4期特色技艺培训,依托社区服务大厅和上门宣传,推动创业担保贷款、社保补贴等政策落地。同时,联动西城社区周边商户举办茶源广场展销会,为各族群众开辟餐饮、零售等就业渠道,让各族群众在共学、共居、共事中紧密相连,带动宁洱镇各村(社区)借鉴“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N”的成功经验,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愈发深入人心,绘就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团结图景。






上一篇:【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 下一篇:【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