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思茅 >> 正文




【特色农业激活增收“新引擎”】野生蔬菜装上“智慧大脑”——思茅区种植“野菜”告别“靠天吃饭”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9/23/ 10:21 点击: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思茅区以高原特色野生蔬菜为突破口,告别传统“靠天吃饭”模式,通过人工种植和野生抚育相结合,打造现代化生产示范园,为农户开辟增收新渠道,威远镇奏响“烟+N”轮作协奏曲,实现一地多收、四季增收,激活了土地潜能;团田镇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强化联农带农机制,让核桃树成为百姓的“致富树”。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普洱市各县(区)走出了一条各具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

普洱网讯(通讯员 李婷 佘安吉 罗嘉 文/图)昔日藏于深山的“野菜”,如今通过人工种植与野生抚育相结合的方式,在思茅区已实现“野菜”的规模化、现代化生产。思茅区通过打造高原特色野生蔬菜现代化生产示范园,不仅为农户开辟了增收新渠道,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告别“靠天吃饭”“野菜”迎来集约发展

一场秋雨过后,思茅区南屏镇曼歇坝村的田野间弥漫着泥土与蔬果的清香。放眼望去,百亩高原特色野生蔬菜现代化生产示范园里,连片作物长势喜人。田垄间,工人们正熟练地采收甜菜、枸杞叶,指尖轻捻间,嫩绿菜叶便悄然落入竹篮。

这片生机盎然的基地,正是思茅区告别“野菜”“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迈入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新阶段。作为“野菜”规模化种植的试验田,这里集中培育了甜菜、枸杞叶、野苦瓜、红香椿、水蕨菜、臭菜、苦子果七个主导品种,目前部分品种已陆续进入采摘期。

“通过一年的科学管理,七个主导品种已相继进入采摘期并推向市场。”普洱曼昔茶场有限公司总经理顾程棋介绍,从产值回馈来看,水蕨菜、枸杞叶、甜菜表现尤为突出,每天根据市场需求,可定额采收300公斤到600公斤的野生蔬菜供应本地市场,让高原特色蔬菜走进百姓日常餐桌。

在推动“野菜”规模化种植的同时,思茅区高度重视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目前,示范园的种质资源圃已收录羊蹄甲、火烧花、木瓜榕、余甘果、仙人掌等62个思茅本地特色“野菜”品种。

通过收集、引试、提纯、快繁等技术,既挖掘利用“野菜”优良基因、筛选适宜品种,又实现“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的双赢。“种质资源圃不仅是野生蔬菜的‘基因库’,更是推动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的核心。”思茅区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工作站站长刘建培介绍。

装上“智慧大脑”种植实现精准管控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含量、节约人工成本,思茅区积极引入数字技术,搭建起“智慧云农”平台,为“野菜”种植装上了精准高效的“智慧大脑”。

走进示范园,土壤墒情监测站、作物长势监控系统、太阳能杀虫灯、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等智能设施随处可见。以往需人工完成的土壤巡查、灌溉调控、虫害防治、长势巡检等工作,如今可通过智能设备自动或手机操作远程完成,大幅减少了人工投入与管理成本。这些设备实时采集土壤、环境、作物生长及病虫害数据,经物联网传输至云端分析处理,最终实现蔬菜种植全生长周期的精准管控。

“这是云南联通自研产品,融合了5G、互联网、AI、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普洱市分公司政企部负责人介绍,平台不仅可为基地提供科学种植决策指导,还能在监测到土壤肥力下降或虫情异常时,及时提示进行补水补肥或杀虫作业,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同时,系统沉淀的种植数据将汇总成标准化生产手册,积累可推广、可复制的种植经验。

立足“五个一”布局产业迈向可持续发展

思茅区高原特色野生蔬菜现代化生产示范园的建设围绕“五个一”规划布局展开:“1园”指现代化生产示范园,“1圃”指种质资源圃,“1中心”指野生蔬菜研学中心,“1平台”指野生蔬菜种植管理智慧云农平台,“1品牌”指思茅区高原特色野生蔬菜绿色品牌。

面对“野菜”人工种植广阔的市场前景,思茅区以示范园为典型,总结提炼“品种引试、良种繁育及高产栽培”等种植经验和技术,把“野菜”生产引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打造具有思茅特色的“野菜”品牌。

思茅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国慧表示,将加大推广种植品种的力度,重点推进水蕨菜、红香椿、甜菜、枸杞四个品种的种苗培育和推广种植工作,力争三年内在全区适宜范围内推广林下、村组周边种植3000亩以上。同时,不断丰富种质资源圃的野生蔬菜品种和数量,力争在两年内使种质资源品种达到100个以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深山“漫寻”的稀罕物,到示范园规模化种植的“生态菜”,再到数字技术赋能的精准管控,思茅区正以野生蔬菜为“小切口”,书写现代化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大文章”。






上一篇:【绘就和美画卷 奏响振兴强音】拆围建景焕 ... 下一篇:聆听风吟 诗意栖居——思茅区“用一场咖旅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