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 正文



春之希望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9/24/ 10:40 点击:




翻开回信,也翻开了普洱各族群众新的时间扉页。

从普洱民族团结园的第一声诵读,到田野里并肩耕作的剪影;从少年们手拉手的稚嫩誓言,到耄耋老人笑中含泪的掌声……我们把镜头定格在这些瞬间:它们像一粒粒种子,带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度埋进心田,只待破土而出。

跟随文字与光影,聆听大地回春时最动人的心跳。


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

你们好!来信收到了。1951年,包括你们先辈在内的各族代表立碑盟誓,郑重许下同心同德跟党走的誓言。70多年来,各族群众一心向党、团结奋斗,推动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书写了民族团结进步生动篇章。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希望你们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各族人民都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

习近平

2024年9月24日


一封回信里的春天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鼓舞普洱各族群众续写团结新篇

普洱日报讯(记者  李颜)2024年9月25日,普洱的阳光格外明媚。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在普洱民族团结园内,声音洪亮地宣读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短短两百余字,却像一阵春风,掠过现场聆听回信的各族群众代表的泪光与掌声,也掠过这座“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七十多年的沧桑与荣光。

春风化雨:一句“一家人”暖透边疆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总书记的这句话,被普洱人做成横幅、写进歌里、刻在心口。一年来,从城市到边寨,从机关到课堂,从茶山到咖啡地,学习回信精神的热潮此起彼伏——

在思茅区南屏镇倒生根社区时常回荡着热烈的讨论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亚玲组织居民开展学习回信精神和举办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将“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融入社区工作。“我们社区一直重视民族团结,各种活动让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真的像一家人一样。”居民黄丽娟说。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方有富之子方财兵感慨道:“手捧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内心激动不已,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自豪、感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感恩共产党,过去毛主席亲切接见,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关怀,共产党的恩情难以言表。身为誓词碑盟誓代表的后人,我定当带头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将誓词碑精神代代传承,且一代更比一代强,不辜负党中央的嘱托。”

百花齐放:让回信“飞入寻常百姓家”

普洱人相信,精神只有“落地”才能“生根”。于是,他们把回信拆成一个个“沾泥土、带露珠”的活动——

专题讲座上,专家学者深入浅出地解读回信内涵,他们走进基层,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娓娓道来,在听众心中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座谈会上,各族代表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分享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故事,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文艺汇演中,各民族演员们用悠扬的歌声和灵动的舞蹈,尽情展现着民族团结的生动画面,将绚丽多彩的民族画卷徐徐铺展;知识竞赛场上,参赛选手们思维敏捷、对答如流,充分展现了对回信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扎实掌握。

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一场别开生面的“双语”宣讲会吸引了众多群众的目光。宣讲员们巧妙地用汉语和哈尼语交替讲解回信精神,让少数民族群众听得明明白白、领会得彻彻底底。

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卡镇马散村组织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月”活动,更是精彩纷呈。通过垒石盟誓、篮球友谊赛、文艺联谊、民族文化传承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我深刻感受到民族团结的深厚底蕴,每次回到家乡都能看到各民族亲如一家的场面。今天的活动更加坚定了我用所学知识为传承和发展家乡文化贡献力量的决心。”在校大学生叶伙满怀豪情地说。

普洱景谷供电局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专题学习会,党员以一首自创小调《普洱颂·廉洁民族情》表达自己的感想:“普洱之地山清水秀,民族团结情深意厚。五十六朵民族之花竞相绽放,携手并进共创辉煌……”

普洱市政协系统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力争将其打造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思想引领的阵地、社情民意的窗口、凝聚共识的平台、学习交流的园地、推动发展的智库。

这些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活动,如同一个个坚实的纽带,将回信精神紧紧地与各族群众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凝聚了人心。

生机盎然:把回信写在大地上

精神的力量,最终要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一纸回信,落笔成春。普洱把“中华民族一家亲”写在山川,写进产业,写进收支账本——

2025年,普洱夏粮丰收,总产量达15.87万吨,比上年增长1.33%;上半年,居民收入达13539元,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达6.3%,跑赢全国、全省;城镇居民收入20606元,增速达4.6%,高出全省0.6个百分点。全市中药材GAP基地面积达12494亩,占全省一半以上,稳居第一;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完成碳汇交易7681.77吨,绿水青山变成真金白银。1.99亿元以工代赈资金带动5168名群众就近就业,人均增收1.3万元。

“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从誓词碑到茶山、农田、指尖,每个字都结出甜蜜果实,每个标点都跳动着幸福的脉搏。

春华秋实:新的春天,新的出发

2025年9月3日,宁洱县各族群众再次齐聚普洱民族团结园,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国歌声中,人们抬头看着誓词碑上空的红旗猎猎作响,仿佛看见回信里的那句“一家人”化作漫天春潮,滚滚向前。今天的普洱,茶园泛绿、咖啡飘香;今天的普洱,村民家房前屋后的石榴树已结出拳头大的果实,籽粒饱满、紧紧相拥。

一封回信,一个春天。

普洱人把春天折成信笺,写上誓言,寄向未来——

“请总书记放心,我们一定把民族团结的‘接力棒’一代代传下去,跑出一个更幸福、更富裕、更美丽的普洱!”


团结的春风拂过每一寸土地

当普洱民族团结园里,宣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洪亮声音划破静谧,那饱含关怀与期许的贺信,恰似一场及时而温暖的春雨,丝丝缕缕沁入了普洱各族群众的心田。

泪水与掌声的交织,是情感的自然奔涌,是对团结进步这一伟大信念最坚定、最炽热的回应。回信不仅是一份诚挚的问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将民族团结之事视作自己的分内之事,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镌刻进血脉之中。

普洱大地迅速响应,如同一股蓬勃的春潮,在各个角落掀起学习回信精神的热潮。思茅的主题讲座,似智慧的火种,点燃了人们对民族团结的深刻思考;墨江的双语宣讲,如潺潺溪流,将民族团结的理念以亲切的方式传递到每一个角落;孟连的“宾弄赛嗨”,像绚烂的烟火,绽放出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欢乐光芒……一场场活动,接地气又聚人气,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美好愿景,讲得生动鲜活,悟得深刻透彻。

课堂搬进了古茶林,知识的芬芳与茶香交织;座谈会开在了咖啡地,思想的火花在山间绽放。干部与群众围炉夜话,将民族团结这一宏大而深远的主题,拆解成致富路上的携手共进、孩子教育中的共同期盼、老年健康服务里的悉心关怀等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的身边事。大家在交流中愈发明白:团结并非抽象的口号,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温暖日常,是“好日子一起过、难日子一起扛”的坚定坚守。

更令人动容的是青年一代的接力传承。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教师谢香,以“妈妈”般的慈爱之心点亮知识的明灯,用思政之爱筑牢学生的灵魂之基;退伍军人车馥严,凭借敏锐的商业眼光和担当精神,整合茶旅资源,开发出“茶园体验游”“制茶工艺研学”等特色项目,带动众多农户投身产业链各环节,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兴农”的良性循环;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新抚镇的800余名志愿者活跃在各个村组,承担着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解、信息情报收集、社会治安维护、助力乡村振兴等重任,用青春的脚步丈量着团结的土地……他们以青春的语言向世界宣告:团结不是墨守成规的守成,而是开拓创新的共创;不是千篇一律的同化,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共生。

普洱的实践,再次有力地证明,民族团结的生命力在于一场温暖而有力、双向而深情的“奔赴”——党委政府以真心换真情,用心用情服务;各族群众以行动表决心,簇拥着团结的旗帜。当回信精神与古茶林的年轮交织出岁月的华章,当“宾弄赛嗨”的古老誓言与“一起向未来”的青春呐喊共鸣出时代的强音,我们欣喜地看到:团结的种子已在这片热土上深深扎根,正茁壮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同心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着普洱示范和样本。

愿这株“同心树”岁岁发新枝,年年展新颜,让春的消息传得更远,让团结的故事写得更长、更美。(李颜)






上一篇:冬之展望 下一篇:【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