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网讯(通讯员 何明贵 鲁撷艺)晨雾未散,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通关镇公馆村柴家湾村民小组村民老顾骑上摩托车,准备下地干活。
“多亏这条机耕路复通了,要不今年这地里活计真的要耽搁了。”看着路边复通的排水沟里,雨水正顺着涵管哗哗流淌,老顾黝黑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此前,墨江县委第二巡察组进驻通关镇公馆村开展“乡村一体”巡察,进驻当天,老顾就急匆匆地找上门来反映问题。
“巡察组的同志,你们可得帮我们想想办法。当初施工队白纸黑字答应要恢复机耕路原状的!”老顾无奈地摇头。
原来,2024年3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启动时,施工方承诺:临时扩宽柴家湾村民小组胡萍田段机耕路,方便机械进场,工程结束后恢复道路原状,重新埋设3处关键涵管。可如今,工程结束这么长时间,承诺成了“空头支票”。
次日一早,巡察组就赶到现场,眼前的景象让人揪心。机耕路被洪水冲得支离破碎,塌陷的路基裸露着土石,最窄处连摩托车都难以通行。中午,巡察组找到公馆村党总支书记陈鉴。“我们曾多次协调,施工方总以超出合同范围为由推脱,拒绝修缮。”陈鉴说。
经讨论研究,巡察组决定将这条机耕路复通问题列为立行立改的重点事项,向通关镇党委下发立行立改通知书。
在接到巡察组立行立改问题清单后,通关镇党委连夜约谈提醒施工方,要求调配人力、物力,对扩建机耕路挖出涵管位置进行修缮。两天后,施工队运来新涵管重新埋设,调来机械设备对塌方路面进行修复。一条稳固平坦的生产路重新恢复通行,坚实的路面一直延伸到田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