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网讯(通讯员 周涛涛 石芮)开展“一改二评三亮”专项行动以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回镇坚持党建引领,以扎实有力的行动,实现了村庄环境从“脏乱差”到“净齐美”的华丽蜕变,走出了一条独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治理之路。
以“一改”为基石,培育文明新风尚。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镇446名党员主动扛起责任,带头践行“五必做”准则。各村(社区)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及村(居)民代表大会等形式,组织群众学习爱国卫生相关知识。同时,充分调动群团组织力量,注重发挥妇女在家庭中的关键作用,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14次,通过孩子们与家长的互动,带动整个家庭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以改新村为例,党员李忠是践行“五必做”的先锋。每天清晨,他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检查党旗、国旗的悬挂情况,一旦发现有破损,便立即更换。同时,他始终坚持每日打扫庭院、整理家务。在李忠的带动下,邻居们也纷纷效仿,如今,走进改新村,道路干净整洁,庭院错落有致,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的气息。
以“二评”为驱动,激发内生动力。为进一步调动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东回镇建立并完善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比机制,分别对村(居)民小组和家庭开展卫生评比,评选出干净村(居)7个、整洁家庭14户,并对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物质奖励和荣誉表彰。在各村(社区)的公示栏里,醒目的“红黑榜”成为了村庄的一道特殊风景线。“红榜”上展示的干净村(居)和整洁家庭,成为了村民们学习的榜样;而“黑榜”的存在,则对后进集体和个人起到了警示作用,促使他们积极改进。这种评比机制形成了“户户争先进、组组创优胜”的良好氛围,村庄环境在你追我赶中不断优化。
整洁家庭代表钟阿四感慨地说:“我每天都要打扫一遍家庭卫生,家里干净了,自己住着才更舒服。现在大家都行动起来了,人居环境越来越好。”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以“三亮”为保障,构建长效机制。为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能够长期保持,东回镇各村(社区)党组织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党员群众签订人居环境整治承诺书,并在村务公开栏、主要路口等醒目位置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将村庄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包保责任细化到户、责任到人,并制定详细的轮值表,确保每个区域都有人负责,每项工作都有人落实,实现了环境卫生整治常态化、制度化。同时,充分利用微信群等线上平台,不定期发布人居环境整治“光荣榜”,展示优秀村庄和家庭的事迹,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