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总被教育要追求完美,却很少有人教我们如何拥抱真实。就像陶器在窑变中产生的裂纹,反而成了它最独特的语言;就像写作时那些即兴的、未被雕琢的字句,往往比精心设计的修辞更触动人心。生命中没有完美无缺的计划,那些偏离预期的“错版”,或许正是命运别出心裁的笔触。人生的旅程没有重置键,每一个瞬间都是不可复刻的独家印记。当我们学会与自己的不完美共存时,才能真正触摸到生活深处的温度与光芒。
“接受自己的普通,承认在某些命运的重锤之下,我们往往无能为力——这不是妥协,而是清醒。”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若是由少年来谈,或许会写成一段激昂奋斗的青春宣言;而对于已至中年的我来讲,大概就带上了几分“姨”味。
作为一个重度小说爱好者,各种“闲书”占据了我大部分的休息时间。网络小说因为方便阅读,充斥了我大量的碎片时间。虽然写作质量良莠不齐,题材也总是一窝蜂地扎堆,但其中天马行空的想象,依然成了我日常的“电子榨菜”。不过榨菜虽香,吃多了终究觉齁。
长期以来,“穿越”和“重生”无疑是网络小说中最热门的设定。人生陷入低谷时,谁没有在心底悄悄叹过:“如果当初……就好了?”重新选择开局、重置人生路线、逆袭攀上巅峰——这类剧情无疑精准击中了这种心理。它们像是一颗颗“电子后悔药”,抚慰着我们对残缺现实的不甘。
我们都明白人生并不完美,却常常不愿直面自己的缺憾与局限。“如果重来一次,真的能更好吗?”小说中,主角因当年选错大学、错失机会、性格懦弱而步步皆输,却在重生后果断抉择、无往不利、圆满收场,这固然令人舒畅,但真实的人生,难道真能靠一次重选就彻底翻盘?
我越发相信,命运并非由某一个选择一锤定音,而是性格的必然延伸。即使真有重来的机会,很多人依然会因固有的思维与心性,走向另一种意义上的“殊途同归”。我们真正需要的,或许不是幻想重选人生,而是认清自己手中握有什么、想要什么,以及该怎样一步一步去靠近它。
接受自己的普通,承认在某些命运的重锤之下,我们往往无能为力——这不是妥协,而是清醒。然后,在这清醒之中,尽力将这把生活的牌,打出自己最爱的花样。(芾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