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郑静,女,无党派人士,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民族历史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研究馆员,2001年1月—2011年 4月任馆长。政协孟连县第十二届优秀政协委员,现任孟连县民族民间工艺传承协会会长。
在孟连县民族历史博物馆工作近30年,郑静勤奋好学、扎实工作、为人诚恳,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孟连文博事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郑静在担任博物馆馆长期间,团结带领全体同事,健全完善博物馆内部管理制度,博物馆成为普洱市首批免费开放的国家三级博物馆。完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孟连宣抚司署建筑群的维修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芒中佛寺大殿的维修工作。完成了7项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申报命名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项、县级傣族传统文化保护村1项、县级重点保护民居3户。
郑静于2010年7月组建成立了孟连县民族民间工艺传承协会。自协会成立以来,从会员中推荐入选县级传承人9人、市级传承人8人、省级传承人3人,协会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她被授予“普洱市巾帼创业示范基地”称号,“云南省农村文化产业先进典型”称号,“云南文化产业特色协会”称号,“巾帼创新业示范基地”称号,“全国巾帼巧手致富示范基地”称号。
郑静积极推广、传承、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束了孟连没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历史。《宣抚司礼仪乐舞》、《傣族白象 马鹿舞》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布梵舞、射弩、傣族金水漏印、傣族医药、傣族炸牛皮制作技艺、土司宴、拉祜族竹编技艺、佤族传统牛肚毯制作技艺、哈尼族服饰列为普洱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佤族牛肚毯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傣族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已列为普洱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作为文博工作者,郑静注重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和撰稿著书工作,发表有《勐马档案》、《中国云南孟连傣文古籍编目》、《孟连傣族民间壁画与金水漏印艺术鉴赏》、《边疆多元文化集结地—— 孟连》、《孟连宣抚司署的建筑特征和学术价值》、《孟连芒中佛寺壁画研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孟连宣抚司署》等作品。
(孟连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