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读书时间
  
本版新闻列表
 
    普洱新闻网 | 普洱日报数字报
报纸网站
 
  
2024年7月11日 星期

云南边地文学的重要收获
——读苏然的散文集《在佤山诗意地栖居》

▱张永权

最近,读了长期生活在边地西盟佤族自治县的作家苏然的散文集《在佤山诗意地栖居》,翻开那略微发黄的封面和内页,一种凝重感油然而生。

40年前的那个冬天,我第一次去西盟县。记得汽车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后,一直都在爬山。汽车“喘着粗气”,好不容易才爬上西盟县新城。因此,看到这本散文集,就有一种先睹为快的迫切感。

与苏然虽未见过面,他的作品还是读过不少。在我印象中,他是一名诗人,出版过《这大地多么实在》《想起或者遇见》等诗集。苏然的这本散文集,由“山河之恋”“大地乐章”“情感交响”三辑组成,虽然只有12万字,但内容却是沉甸甸的。

这是一本精短美文的集合,我读后认为,这部作品不仅有作家心灵的书写,更有边地历史的呈现,有西盟县时代变迁的纪实。以上几个方面的结合,使这部散文集,成为佤山西盟文学,甚至云南边地文学的重要收获。

优秀的散文作品,绝不仅是文人浅唱低吟似的自我抒发。一个不关注时代风云变迁和历史进程的作家,一个不为人民写作的作家,也许会有一些优美文字被人记取,但却难以用作品的分量感动人,引人共鸣。长期生活在西盟县的苏然,他的作品,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都是对西盟县佤族群众的书写,对这块土地历史风云的关注。

苏然的不少散文都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散文集中收有不少散文诗,有诗的意境和空灵的内涵。部分散文有如诗般的语言,让人读了不禁沉醉。

如文中《佤山之春》一文的开篇,就让我们看到作者不凡的想象力:春到了。置身滇南的阿佤群山,各种各样的野花似乎比阿佤人还要多。天空湛蓝如海,只要你深情凝视,仿佛就要滴下海水,滋养你对一番山水的情谊。

春天的佤山,到处盛开的野花,数不胜数,作者用一句比阿佤人还多作比喻,实在是出人意料,非常新奇,又很自然,这就是诗人写散文想象力的长处吧。把天空比喻成大海,很新颖也很浪漫。散文集中化静为动的语言并不少,使这本书充满了诗意。散文集中的散文诗,更是将作者的才气表现得淋漓尽致,就不一一列举了。

因此,愚读了苏然的这本散文集,认为本书是一本精短美文的集结,并非夸大其实,而是有根据的。作者用“在佤山诗意地栖居”为书名,名副其实。

时代在发展,佤山在变化,新的时代,新的佤山气象,为长期生活在佤山的苏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我相信,只要作者不断进取,敢于在佤山高原攀登高峰,就一定能创作出更加厚重的佤山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