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玥昕
直到慕名拜读了骆玉明教授的著作《古诗词课》,我才真正了解了古诗词。
据说,复旦大学骆玉明教授的古诗词课从来都是座无虚席,他把幽默风趣的授课风格带进《古诗词课》的写作中,从《诗经》到楚辞汉赋,再到唐诗宋词,他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和语言,把原本晦涩又遥远的诗词,解读得清新脱俗、妙趣横生,让人了解了诗词的真情实感,感受诗词之外的人生哲学。
骆玉明说,读古典诗词能够建立起我们与中华文化的关联,理解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和人生趣味。
因为《古诗词课》,李白成了我最喜欢的唐代诗人。
李白的诗飘逸豪放,充满了极致的浪漫主义色彩。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无不表明了李白的才华横溢。遗憾的是,他一生仕途坎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官场的明争暗斗,李白最终选择成为游走世外的“诗仙”。在李白的诗中,我仿佛看到了他自由的生活状态,读他的诗,仿佛也体验了他的人生。
读完这本《古诗词课》,也让我读完了中国的历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诗词吸收了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中国人的思想和情趣,对现实生活富有深远的意义,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至今仍散发着温润的光芒。
我从小就喜欢读诗,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再到“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每一首我都熟读于心,了然于胸。长大后,只身一人到武汉上学,登上黄鹤楼,俯瞰滔滔不绝的长江水和江面上穿梭往来的船只,第一次深深感受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所描绘的意境。
我总在想,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其实不妨试着静下心来,从古诗词中寻找答案。
在读书过程中,我突然明白了,纵使我们不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也可以试着成为一个“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人。
正如作者所言,诗取材于生活,体现了人们美好的向往,人情中美妙的趣味。是啊,诗总是在追寻生命的可能性,并以最精致的语言形态来呈现生命的多样。因此,读《古诗词课》,会让我们更喜欢自己。
相信在茫茫诗海中,我们一定能够找到治愈自己的那一首诗。